太平军多次考虑过全军北上。不过,形势的变化,使他们每次都做出了调整。
第一次:益阳
太平军围攻长沙81日不克,决心转移。
转移去哪里?
太平军确立的方针是:由益阳县,靠洞庭湖边到常德,“欲取河南为业”。(《李秀成自述》。
“欲取河南为业”,其实质就是全军北上,准备攻略北京。
这是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决策。
当时,由益阳向北进军有两条路:1为走水路,向东北进攻岳州,2为走陆路,进攻常德,再北上越过荆襄,进入河南。
显然,走水路,取岳州、武昌,都是相对便捷的。
但是,当时太平军水师还不强,缺少船只,走水路难以占到便宜,他们遂决心走陆路,取常德,过荆襄,入河南。
不过,情况迅速变化。太平军进入益阳后,在资江截获了大量的船只,大量水手也踊跃参军。
于是,太平军遂决心转取水陆并进,进攻岳州。
攻取岳州后,又有大批水手参军,太平军水师力量迅速壮大,形成了战略优势。
随即,太平军果断北上,攻取武昌,声势大振。
可以说,益阳大捷,是太平军发展方向的转折点。
此前,太平军在缺乏船只的情况下“没得选”,只有一意北上,益阳大捷后,太平军船只日多,水师日强,已可以主动对发展方向做出选择。
第二次:武昌
攻取武昌后,太平军就接下来发展方向,又作争论。
武汉是九省通衢,发展方向的选择很多,因此各派意见都有。
早在永安时,洪秀全就受到胡孝先的影响,“欲取关中为业”。
其他许多人也主张北上河南,再取北京。
杨秀清则力主东下,向南京发展。
最终,杨秀清为排除众议,不惜使出“天父下凡”的“大招”,确立向东发展的方向。
杨秀清的决策,是符合当时形势的。
首先,太平军早期连攻桂林、长沙不克,形势被动,规模一直发展不起来。此次从岳州到武昌一路大发展,源于水师的迅速发展。
太平军已意识到可以以水师为战略优势,遂在武昌建立了“水营”。
显然,大军直入河南,直扑北京,水上力量这个战略优势就只有放弃了,这是扬短避长,并不明智。
其次,太平军在武昌进行了大扩军,规模扩张到50万。但是,能战之兵不过10余万,其他都是家属。
不管是兵还是家属,都是要吃饭的。
50万人一起行动,想靠就地征粮解决是不可能的,必须需要携带大量物资、粮食。
只有靠船只走水路,才可能满足如此庞大队伍的生活、战斗所需。
而且,武昌随军家属,可不是广西“大脚女人”,女子多是缠足的,要她们一起走陆路行军,必然影响全军效率。
最后,清军的部署,也使太平军向东发展极为有利。
当时,太平军后方是“老朋友”向荣的军队,这支军队自广西一路相爱相杀到武昌,战斗力强,难以击败。
北方,是直向大清核心地带之路,清军十分重视。琦善率领的大军在河南的防务已经严密,
唯独东方,陆建瀛的兵力薄弱,又要分守多出要点,根本无法抵挡太平军的顺流而下。
后来的武昌大进军也说明: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决策,原先很难攻取大城的太平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连克九江、安庆、南京,使太平天国发展到了高潮。
第三次:定都天京前的讨论
攻取南京后,太平军并未立刻决定定都天京,而是对接下来的发展再次展开激烈讨论。
对于太平军的计划,史书有两种基本相近但细节有差异的记载。
《李秀成自述》表示:当时,洪秀全、杨秀清计划分兵守住南京及周边,大军仍然“欲取河南为业”。
《粤寇起事纪要》则表示:洪秀全、杨秀清决定分兵。洪秀全留在江南,杨秀清负责继续北上。
显然,太平军的原计划,或是由洪秀全、杨秀清一起继续带领大军北上,或是由杨秀清率军北上,其本质都是:以南京为根据地(而不再向武昌、安庆一样旋得旋弃),主力继续北上。
但是,一位老水手的话改变了太平军的计划。
老水手提到:北方水少米少,南方人不适应。而且北方旗营马队很多,咱们占不到便宜。不如以金陵为首都,据长江之险,分扰东南,“徐图北窜”。
洪秀全、杨秀清采纳其言,定都天京。
这次决定,也是出于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。
定都天京,以天京为中心,再行北伐,原本是没有问题的。
天京周边,是天下财赋重地,以此为根据地,确实可以壮大自己,再稳妥部署北伐,未必不能像朱元璋一样完成一统。(暂不谈论太平天国教义等短板)
定都天京,并不意味着必然腐化堕落、祸起萧墙,或者说,如果太平天国必然腐化堕落、祸起萧墙,那么,就算真的打下北京又有什么用呢?
第四次:罗大纲之策
太平天国派孤军北伐前,罗大纲提出看法。
悬师北伐,找死!
如果真的要北伐,一定要先经营河南,而且,“大驾驻河南,然后大军可渡河”,一定要最高领导亲自指挥,才可以发动!
否则,就应该先定南九省,然后分兵北上,在陕西、山西、山东三个方向一起进军,会师北京。
再其次,要保住南京,就多造水师,控制长江吧。
罗大纲三策,与朱元璋北伐比较类似(具体有调整)。都是从全局出发考虑,是比较靠谱的。
大清是全国的统治者,虽然衰落,但依然有相当根基。
太平天国的任务不只是“打进北京”,而是推翻大清在全国的统治。
因此,太平天国必须建立稳固根据地,从天下的视野出发,发展自己、打击敌人。
否则,如果一直流动作战,就像黄巢一样,即使打进都城,也是站不住脚的。
可以说,罗大纲三策,虽然其本意是反对杨秀清“偏师北伐”,但从侧面也反应出:太平军不可能以无后方作战的方式,“直扑北京”。
实际操作:永失机会
从太平天国的实际操作看,杨秀清的本意是比较明显的。
杨秀清的部署如下。
1、林凤祥、李开芳率2、3万人北伐,“兼道疾进,勿贪攻城”,发挥流动作战的优势,直接威胁敌人腹心,牵制敌力量。
2、留兵守天京,牵制江南、江北大营之敌。(绿营少有的精锐多被牵制在此)
3、西征军攻取长江上游,平定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长江沿线,扫除后顾之忧。
其中,北伐、守天京,都是以敌我双方的政治中心为诱饵,牵制敌人主力,西征军作为战略进攻力量,扫除后顾之忧。
从效果看,虽然一波三折,但在1854年4月前,基本达到目的。
当时,西征军已经攻占安庆、九江、武昌等地,进入湖南。
在正常情况下,清军在湖南境内没有可以抵挡太平军的军事力量。
太平军就是从湖南一路过来的,当时,湖南境内与之交战的清军,此时,正在天京城外待着呢。
如无意外,太平军将不会遇到太大阻力,就可以攻取长沙,连通广西(老家)。
鉴于四川、两广当时清军并无战略进攻力量,太平军西征似可告一段落,全力北伐。
因此,1854年2月,太平军进入湖南的同时,又以秦日纲组织了北伐援军。
可是,由于湘军的意外崛起,太平军计划严重受挫。
湘军不但使太平军无法攻取湖南,而且还出省作战,一路攻取武昌,直扑九江,极大改变了形势。
原本计划支援北伐的秦日纲,无法组织北上,只好紧急加入田家镇防御作战。
待石达开湖口大捷,扭转西征形势时,北伐军已经彻底失败,无后顾之忧的清军加强了江南、江北大营,加紧对天京的封锁。
可以说,正是湘军的意外崛起,彻底打乱了杨秀清的部署,使太平军无法按照其节奏完成部署。
待到太平军西破湘军,东破江南江北大营后,天京事变爆发。
此后,太平天国转入战略被动。所谓攻取北京,再无机会,只剩下了政治口号上的意义。
总的来说,太平天国是多次考虑过全师北伐的。
太平天国多次改变其全师北伐的决定,也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形势变化的。
太平天国的失败,主要是其政治失败,而非军事决策。
如果太平天国的主张确实得人心,曾国藩凭什么拿出“维护千年道统”来组织湘军与太平天国为敌呢?(反对满清统治,原本是应该占据政治优势的,但是···)
如果太平天国的高层确实是团结一心的领导班子,不发生内讧,即使在林凤祥北伐失败后,已经打破江南、江北大营,已无东顾之忧的太平军原本仍然可以以优势力量消灭湘军,再组织北伐!
军事上的失算还可以弥补,政治上、文化上的失败哪里有线上配资线上,就不可逆转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