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语:
在明确独立运营后,蚂蚁集团旗下多个独立公司加快了资本运作的步伐,旗下创新板块内的OceanBase、蚂蚁数科均在近期完成新一轮融资。业内有观点认为,OceanBase是“替蚂蚁集团先行完成IPO”。“但OceanBase的问题是体量太小”,一位业内人士对网科技表示。
网科技 《风暴眼》出品
作者|董雨晴 张宏伟
编辑|于浩
今年7月26日,蚂蚁集团在海淀区成立的创新科技总部正式入驻丽金智地中心,在社交媒体平台上,有蚂蚁员工跑友专门组织了一场跨越朝阳与海淀的跑步仪式,庆祝北京总部的搬迁。
“新园区虽然比不了杭州总部,但是终于有科技公司的感觉了”,有员工说道。
从环球金融中心到丽金智地中心,驱车不过20公里的距离,但这20公里,对蚂蚁集团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。
据了解,蚂蚁科技集团在海淀区成立的创新科技总部,将覆盖人工智能、安全科技、移动科技、SaaS服务等多个领域。创新科技总部还将下设数字科技研发中心和蚂蚁技术研究院,重点开展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,意在聚集高端技术人才,提升公司技术实力。
根据Boss直聘显示,目前蚂蚁科技集团在北京地区的职位超3000多个,其中有关技术类的职位已经有2617个,主要涉及算法工程师、数据算法测试开发工程师以及大语言模型算法专家等强专业领域,给出的薪资待遇均是20K打底。
图|BOSS招聘截图
蚂蚁集团急迫转型的心情几乎写在了脸上。 早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,蚂蚁集团就启动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,除了原先的主业支付宝,在原有数字科技和全球化业务的基础上,又拆分出蚂蚁国际、OceanBase和蚂蚁数科三家公司,独立运营,继续推进蚂蚁的“AI First”、“支付宝双飞轮”、“加速全球化”三大战略。
在全球芯片半导体研发、制造阶段,美西方国家一直都是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,他们不仅掌握了芯片的架构设计,而且芯片和其他半导体产品的制造工艺和相关设备同样由他们掌控,基本上是处于绝对的上游阶段。面对中国在芯片半导体产业的异军突起,美西方国家没有用正确的眼光和心态去看待,反而对中国发起了持续不断的攻势行动,妄图摧毁中国的半导体产业,让中国无法在高端芯片领域站稳脚跟,但最终结果也正如大家现在所看到的那样,中国制造成功“偷了西方的家”。
在蚂蚁集团本体上市遥遥无期的当下,子公司频繁进行的资本动作,也被外界看作是,蚂蚁集团借科技的外壳,重返资本市场。
估值下降最多的独角兽,一年降了2800亿
今年4月,胡润研究院发布《2024全球独角兽榜》,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,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。
有4家来自中国的独角兽在其中,其中就包括蚂蚁集团,不过相比一年前,其估值已下降2800亿元,至5700亿元。
缩水的不仅仅是市值,根据阿里财报测算,蚂蚁集团净利润已连跌三年。
其中,阿里披露的2024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,蚂蚁集体在该季度为阿里贡献了25.7亿元的利润,上年同期则是31.8亿元(注:阿里采用延后一个季度确认投资损益,故蚂蚁收益计算落后阿里一个季度)。
也就是说,根据阿里在蚂蚁集团持股33%计算,蚂蚁集团在2023年第四季度(截至12月31日的三个月里)实现净利润约为77.88亿元,较去年第四季度的96.4亿元同比下降19%。
而2023年蚂蚁集团利润约在238.2亿元,同比下降了23.7%;2022年,蚂蚁集体利润约312亿元,同比下降57%。
蚂蚁估值的迅速缩水,也与整改密切相关。
2020年11月,上交所与港交所共同发出的一份公告击碎了无数“蚂蚁人”财富自由的梦,上海地铁里花呗灯箱广告就此暗灭,也宣告着蚂蚁集团下坡路的开始。
图|花呗广告(来源于网络)
而承载着马云诺贝尔奖美梦的小额贷业务,也就是后来的蚂蚁金服花呗和借呗业务,就此从蚂蚁集团正式剥离。
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?在蚂蚁集团内部从来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。一位参与过阿里金融早期工作的前员工曾坦诚表示,阿里金融的初心就是想靠金融获利。“虽然我们是放贷的,我们也是有梦想的,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,我们是要拿诺贝尔和平奖的。”
但做科技公司,比重推金融业务对当下的蚂蚁而言的确更加安全。早在IPO前夕,蚂蚁就已经进行了一轮更名,将蚂蚁金服正式改为蚂蚁科技集团,意在削弱金融属性,增强科技属性,但一直到2020年,为蚂蚁贡献主要收入的,仍旧是微贷科技平台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,蚂蚁都是一家金融属性十分强烈的公司。
不过,随着消金业务被剥离,蚂蚁迫切的需要一块新业务补齐缺失的业绩落差。
但整个2023年,蚂蚁集团都忙着处理“罚单”,当年7月,金融管理部门公布对部分平台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,蚂蚁集团被处罚71.23亿元。一直到2024年3月,重新出发的蚂蚁集团才真正将未来的发展脉络梳理清楚,明确“AI First”、“支付宝双飞轮”、“加速全球化”三大战略。
以此为基础,蚂蚁开启新一轮组织架构升级,新设集团总裁岗位,并宣布创新业务变成独立公司,独立面向市场。
至此,蚂蚁集体的核心业务分为两大块:以数字互联、数字支付、数字金融为主体的主营业务,下设支付宝事业群、财富保险事业群、信贷事业群;以及以蚂蚁国际、蚂蚁数科、OceanBase为主体的创新业务。
此次调整过后,原支付宝事业群总裁、蚂蚁集团CTO倪行军在此次组织架构改革中调任OceanBase、蚂蚁数科两家公司的董事长。足以见得蚂蚁对后两个创新业务的重视程度。
图|原支付宝事业群总裁、蚂蚁集团CTO倪行军
此外,蚂蚁集团副总裁、大安全事业群总裁赵闻飙升任蚂蚁数科CEO,杨冰担任蚂蚁旗下自研国产数据库OceanBase的CEO,其是蚂蚁体系内培养的储备干部,是阿里内部少有的“80后”,曾主导并参与实施过多次双十一技术改造。
疑靠子公司在资本市场“重生”
在明确独立运营后,蚂蚁集团旗下多个独立公司加快了资本运作的步伐。
爱企查显示, 6月29日,OceanBase主体公司北京奥星贝斯科技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, 包括中金公司、云峰基金、易方达基金、阿里巴巴、春华资本、红杉中国等在内的20位新资方同时进入。同一天,公司原股东蚂蚁金服(杭州)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退出,蚂蚁金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公司。
据了解,OceanBase创立于2010年,是完全自主研发的企业级原生分布式数据库。2020年,OceanBase成立北京奥星贝斯科技有限公司并开始独立商业化运作。
而在本轮股东变更之前,OceanBase已超过四年无融资动向与股权变动记录。
根据股权穿透显示,阿里旗下基金占据了两个股东席位,分别为杭州君澜和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。OceanBase的最终受益人实际包含了曾松柏(阿里合伙人)、蒋江伟(阿里合伙人、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负责人)、井贤栋、胡晓明(蚂蚁集团前CEO)、彭蕾等人。
此外,OceanBase的新增股东也与蚂蚁集团股东重叠度较高,包括杭州君澜、杭州君澳、置付上海、上海麒鸿、上海祺展、上海众付、海南丛林壹号、北京京管、上海云锋、春华景信、上海经颐、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在内的12位股东 。
因此,业内也有观点认为,OceanBase是“替蚂蚁集团先行完成IPO”。“但OceanBase的问题是体量太小”,一位业内人士对网科技表示。
截至目前,OceanBase人员规模达近千人,并在今年年初调整组织架构,成立金融&政企事业部、公有云事业部、国际业务部。今年3月,OceanBase发布招聘信息,将启动百人招聘计划,其中技术岗位占比近60%,进一步加大金融、政企、公有云团队投入。
图|来源于网络
同时据披露,2023年,OceanBase的金融行业营收规模为2.7亿元。作为对比,2023年,蚂蚁集团研发投入达到了211.9亿元,主要投入在人工智能、数据要素等领域。至少当前看来,科技业务普遍处于投入期,回报收效甚微,远不及蚂蚁集团数百亿的利润规模。
另据爱企查显示,蚂蚁数科同样在今年6月13日披露了最新一轮战略投资股票配资可信赖,融资金额达20亿元,投资方未知。